苗木绿化

与『最』字较一较劲

时间:2022-09-21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关键变量。市委明确提出,要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笃行不怠、久久为功,持续擦亮“好地方、事好办”金字招牌,为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提供坚强保障。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招商引资的主力军、工业经济的主战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功能优化的主板块,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肩负着争先示范、勇挑大梁,为扬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重任。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聚焦扬州经开区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做法及成效。

  看着新厂房一天天“长高”,再想到今年底项目便能建成投产,扬州惠通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这个项目在扬州经开区审批时如此便捷、快速,出乎我们的意料。”

  惠通生物基新材料是列省重大项目,从土地挂牌到完成“五证”及人防、抗震、水保、环评批复核发,整个项目审批过程仅用时38天。“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项目开工时间比预期提前5个月。

  “我们把营商环境作为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审批最优、流程最顺、速度最快、成本最少的一流营商环境,让所有投资者、企业和市民好办事、事好办、办得好,助推园区‘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发展。”市委常委、扬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潘学元表示,力争到2025年,扬州经开区营商环境进入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前列、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前30强。

  记者发现,尽管大厅显著位置公布了“办不成事”局长热线,但现场没有一个人打。“进一次门、到一个窗口,很快就能办结,着实没必要打这个热线。”扬州诺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潘经理说,他是来办理开办旅馆手续的。

  行政审批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为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实打实地解决企业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扬州经开区行政审批局于去年5月10日设立了“办不成事”局长热线,旨在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疑难杂症”。

  热线一经开通,立即“热”了起来。“这个局长热线的确管用。”中航宝胜海洋工程电缆公司件杂货码头主管高照深有感触。件杂货码头项目报审时,他打了“办不成事”局长热线。行政审批局立即研究,按建设工程“信用+承诺”“先建后验”的审批模式,很快为企业办好经营许可证。目前,码头已投入使用。两个月时间里,“办不成事”局长热线件。

  局长热线“热”了,扬州经开区人却进行了“冷思考”。“这项特事特办的服务举措,并不是行政审批工作的工作常态,折射出审批过程中还存在‘隐形障碍’和服务短板。”扬州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孙淼说,必须从办事者的角度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做好环节“减法”和服务“加法”,让企业和群众享受更高效的便利化政务服务,跑一趟腿、进一次门、到一个窗口,不烦神地就能把事办好。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就得与“最”字较劲。今年以来,扬州经开区以“办不成事”局长热线倒逼审批工作人员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同时对企业和群众可能遇到的“办不成的事”进行梳理归纳、分析研究,对照市“2号文件”和区《优化营商环境五年行动纲要》列出整改清单,在全市率先实施项目审批“五证联发”,在“拿地即开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再造行政审批流程,加快实施“极简化”审批模式,并将新的工作清单和服务流程公示在服务大厅,做到项目审批“一门清、一路通”。眼下,最大限度地缩短项目建设周期的“竣工即交付”审批新模式正式实施中。

  前不久,高照再次来到扬州经开区行政审批局服务大厅办事,短短几分钟,事就办好了。 今年1-8月,扬州经开区共审批事项8600多件,没有一件是通过“办不成事”局长热线办结的,企业和群众满意率100%。

  “有诉求、遇难题,在群里发条信息,就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应。”提起扬州经开区“企业家工作群”,通扬化工设备公司总经理孙贵龙很有“发言权”。

  今年3月,受疫情影响,通扬公司遇到生产原材料和产品进出,以及工人生活物资缺乏等难题,孙贵龙很焦急,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群里留了一条信息。不一会儿,扬州经开区主要领导便在群里回复了,并@区工信局等相关责任部门。第二天,企业的难题就得到了解决。

  孙贵龙感慨,“现在我们企业只要在群里发个声,一些问题哪怕再小再难,都能立刻得到回应和解决。这样的服务效率非常高,也很贴心、暖心。”

  与企业家成微友、做朋友,面对面倾听意见、排忧解难,是扬州经开区在建立健全领导挂联企业、走访调研制度基础上,强化和延伸政务服务链,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更好服务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记者翻看“企业家工作群”,发现包括扬州经开区主要领导在内的班子成员、各部委办局负责人,以及企业负责人等都在群里,群成员达到203人。企业家反映的问题,大到项目审批、用工用地、政策扶持,小到就学就医、交通出行、车辆停放,虽然林林总总,但都能得到“秒回应”、快落实。

  “建群当天,区主要领导就定下‘群规’: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回应解答、协调解决,区纪工委和党政办抓好跟踪督办。”作为“群主”,扬州经开区工信局局长潘明介绍,两名专员24小时值守,随时收集企业诉求信息,并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反馈办理,确保这个“线小时“不打烊”,力争“今日事、今日办、今日毕”。

  据统计,企业家在群里反映的问题,最迟2分钟就有回复,最长两天时间就处理完毕,从“接单”到“销号”,平均处理时间保持在一天左右。今年以来,这个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服务大厅”已累计为企业协调解决100多条诉求和问题。企业有诉求,政府必回应。看似寻常的工作群,却让政企天天、时时“见面”,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工作群自创建以来,就一直保持热度——企业负责人畅所欲言,不仅谈工作也谈生活,不仅谈想法也提建议。

  “有了这个群,我们企业讲话有人听,提问有人答,办事更方便,发展更顺心。”中集通华公司总经理刘洪庆说。

  每周一上午9点,扬州经开区企业负责人无论多忙,都要挤出时间参加一个“周例会”——政企互动视频会,来不了现场的,也会打开手机“连线”会场,与区领导和部门一把手“面对面”,提一提企业当前所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听一听问题如何解决。

  最近,晶新微电子准备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有哪些核心要求?如何优化申报流程?公司总经理徐永平带着疑问,线上参会时提出了问题和诉求,扬州经开区工信局负责人现场一一解答,并当场表态将成立工作专班,指导协调企业申报工作。“直奔主题,务实高效,我们就喜欢这样的会。”徐永平高兴地说。

  政企互动视频会是扬州经开区今年设立的应对疫情防控形势,加强企业服务,推进全区经济发展的一项工作机制。5月份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例会”固化为每周一召开一次,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研究解决的都是企业的烦心事、操心事,企业负责人根据工作实际选择线上线下灵活参会。

  企业提问,政府答题。为确保“周例会”开出实效,扬州经开区建立了企业烦恼的“搜索引擎”:会前,各驻点挂钩企业的“项目经理”“服务专员”深入企业一线调查摸底,并利用碰头会、电话会、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征求意见建议,然后进行汇总,建立企业诉求“数据库”;“周例会”每次都确定一个主题,现场研究企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会后,建立跟踪督办机制,确保企业提出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得到高质量解决,力争做到“一周一清”。

  截至目前,扬州经开区政企互动视频会已开了20次,为60多家企业解决问题75个,企业满意率达100%。

  线上面对面,线日起,又一个“交圈子、找路子”的政企互动平台——“企业家沙龙”每周三上午在企业家公园举办。“我们企业非常看重这样的活动。”扬州海信公司总经理于国强表示,有求必应、有应必果,没有了后顾之忧,企业就能一心一意抓发展了。“如此的政务服务,‘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啊!”



关键词:
随机文章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