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行情

内卷下的乱象终归要回归正常

时间:2023-12-20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事情起因是该机构委托别人去投标,结果一不小心中标了4个亿,要交钱了却说自己没钱,赖又不能赖,一顿扯皮后,被委托的投标人硬头皮上,去缴了款项。虽然最后交了钱,但经市场机构“反映”,这乱子还是被捅了出来。

  因为个别机构需要“撑场子”,于是找了一些同行过来投标,目的是带动市场情绪,营造项目很火热的假象。就像有些拍卖会,叫号的人越多,最后拍卖的价格就可能越高。对于债券市场来说,就是提高投标倍数,增加竞标热度,把利率压下来,最后把发行成本降下来。

  对于原本真实买方来说,只要价格不要太离谱可能还能勉强接受,但前提是不要太离谱。就怕原本是去捧哏的,结果玩脱了,报的利率太低了,直接把人吓跑了,没人跟就只能自己吃下去。

  但剧本上没写这出啊,原本就是帮个忙,结果还中奖了,中奖的人也怕这券砸手里了,迟迟不肯交钱,结果闹出矛盾被人举报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类似操作实际是在扰乱市场,之前这样玩没出事故,顺风顺水结果飘了,于是虚假报价把利率压的极低,最后让大家都没钱赚,没搞头还跟,不是冤大头吗?就像今年下半年的标债一直都是很火爆的状态,一出来就秒空,下手慢无,而且利率被一降再降,这中间少不了乱报价的,搞得市场非常内卷,但实际上并没有紧俏。

  因此这个事件出来,监管收拾一下也好,更有利于市场规范,想要再“捧场”的也要掂量掂量点。市场本身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买卖双方相互博弈来确定真实价值的过程,而人为干预很有可能导致风险与收益不匹配。

  标债资管的风险一般是R3,个别能做到R2,非标的风险大概可以理解为R4左右。这个风险级别,和R5高风险级别的股票、股票基金等相比,风险是较小,但和R1低风险级别的银行存款、国债、货币基金相比,风险就较大。中等风险的产品,当利率报的太低了后,其实债券价格是被高估的状态,和以往承受了同样的风险,却拿着较低的收益,就不划算了。

  现在上面的口号是力保标债,但等产品到期后,口号是否一致呢?而且城投债券里面实际也要分大公募债、小公募债、私募债券,这三个里面再细分的话,大公募类的城投债在力保的首位,因为这类债券涉及到的人数太多了。

  既然承担了风险,那潜在回报就得和风险匹配,原先市场太内卷了后,价格失真,现在被收拾了,也能挤出一些水分,把价格回归正常。



关键词:
随机文章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