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资讯

徐海星中指这是不是真相?

时间:2023-02-23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据重庆市反诈骗中心梳理发现:近期,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中,刷单返利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贷款及代办信用卡类、虚假征信类诈骗较为高发。

  刷单返利类案件在全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占比32.76%,受害人中:女性占比52.74%,年龄分段主要是18-30岁。

  近日,家住永川区的覃某被微信好友拉入刷单群聊,经过观察,发现群里有“群友”一直在赚钱,覃某便觉得也能赚点小钱。通过扫描群消息的二维码,下载了一款名为“诺研”的刷单APP。打开后,“软件客服”主动联系覃某,称点击链接购买物品刷单,只要按照流程购买,即可将购物金额全部返还。几番操作后,客服以操作流程错误为由拒绝覃某的提现,并称需再购买2倍到5倍价格的商品,才能提现,覃某照做。多日后,覃某发现仍无法提现,发觉上当,共计损失近24万元,遂报警。

  第一步:引流入群,小额返利吸引受害人。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渠道例如电话、社交软件群聊、网站等发布广告,以可以轻松赚钱的噱头吸引受害人加入各种刷单返利群。

  第二步:群演助力,引导下载APP及“免费”购物或转账。通过多名诈骗分子在群里扮演“收益者”,获取信任,引诱受害人下载APP。并通过在APP页面制作的虚拟商品、假提现金额,引诱受害人免费“购物”或转账。

  第三步:编造理由,拒绝提现。诈骗分子以“操作流程错误”等理由拒绝受害人提出的对本金、佣金的提现,甚至诱骗受害人继续加大投入,一旦受害人发现被骗,便与受害人切断联系,从而完成诈骗。

  冒充电商物流类案件在全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占比14.63%,受害人中:女性占比69.11%,年龄分段主要是18-30岁。

  最近,向某接到一通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某短视频平台客服,因操作失误把向某的年会员开通了,现需要向某配合进行处理,如不处理则每年要扣取8000元年费。向某听闻后,便赶紧告知对方取消会员,对方则称需通过将银行卡里的钱转入“安全账户”验证,从而进行取消;随后对方将电话转接给了“银行工作人员”。在该银行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向某给对方指定银行卡账户转账4笔,直至转账金额越来越大,向某终于发觉上当受骗,共计损失24万余元,遂报警。

  第二步:冒充平台客服人员,以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开通年卡、年费等为由,要求受害人配合操作取消。

  第三步:诈骗分子假装“转接电话”,同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将钱转入“安全账户”“验证资金”等为由,要求受害人进行转账,从而完成诈骗。

  贷款、代办信用卡类案件在全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占比10.95%,受害人中:男性占比71.97%,年龄分段主要是31-40岁。

  最近,李某收到这样一条短信:“”点击链接,领取三十万贷款额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某点击链接安装了名为“某JR”的APP。打开后,页面显示有李某有三十万额度,李某便输入了姓名、银行卡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但当李某想提现时,被系统多次以“银行卡号输入错误”“需解冻账户”等理由拒绝,并要求李某向指定银行卡转账解冻账户,李某照做,但发现仍不能提现,幡然醒悟,转账5次,共计损失90万余元。

  第一步:发布贷款广告,吸引受害人下载诈骗APP。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电话、网络社交平台等方式发布贷款广告信息与受害人取得联系。

  第二步:设下陷阱,引诱转账。诈骗分子会以提现需要缴纳手续费、解冻费等理由,诱使被害人转账,直至发现被骗。

  虚假征信类案件在全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占比6.24%,受害人中:女性占比52.11%,年龄分段主要是31-40岁。

  最近,郑某在九龙坡区的家中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某网络平台金融中心工作人员”,说郑某有一笔违规违息贷款需要清理,否则会对其征信产生不好的影响,要求其配合操作。在对方的引导下,郑某打开了会议APP,加入会议后,在会议室“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在对方的引导下,郑某向多家机构申请了贷款,并将贷款款项和存款全部转给对方,直到收到某贷款机构的催款电话,才发觉自己上当受骗,遂报警,共计损失31万余元。

  第二步:以会影响其征信、金融利率过高、存在违规操作、需关闭违规通道等为由,要求受害人配合操作。

  第三步:利用会议APP,实现“屏幕共享”窃取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重要个人信息,再由诈骗分子假扮“专业工作人员”让受害人转账。



关键词:
随机文章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