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资讯

有关肘拥粳唁是传言还是实锤?

时间:2023-04-24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两年前,年近五旬的周先生在体检时意外发现胃粘膜下有一个直径1.5cm的占位,医生告诉他:“这个瘤子深埋在胃窦壁里,取活检组织很难,先不要动它,随访观察吧,如果长大的话再处理。”

  最近,周先生感觉胃不太舒服,来到公利医院消化内科学部就诊。腹部增强CT结果显示,胃窦壁粘膜下占位灶,直径约3cm,考虑间质瘤可能。看到占位灶增大了一倍,周先生无比焦虑,迫切希望能摘除这颗“不定时炸弹”。

  公利医院消化内科学部主任医师石益海介绍,消化道粘膜下肿瘤包括间质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神经鞘瘤、类癌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长得深”,起源于消化道粘膜上皮层以下。“粘膜上的肿瘤可以通过活检判断性质,粘膜下的主要依靠超声内镜判断,确诊需要切除标本后病理检查。”因此,以往对小于2cm的消化道粘膜下肿瘤,多建议临床密切随访观察,而对超过2cm的建议外科手术切除。

  随着消化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现在大部分的消化道粘膜下肿瘤能在内镜下切除,即内镜粘膜下肿瘤挖除术(ESE)。石益海解释道,周先生这个瘤子长了完整的膜,就像一个带皮的“土豆”,我们可以在胃壁上划开一个小切口,把“土豆”完整挖出来,之后再把胃壁缝合好就行了。整个手术在内镜下完成,术后恢复快,腹部不留疤痕,并且保留了消化道的完整性。

  于是,周先生的“土豆”顺利挖出来了。术后3天,他开始进食流质,5天后便恢复正常饮食,现已顺利出院。此时,他的病例报告也出来了——恶性度较低的间质瘤。

  据悉,ESE技术的主要适应症是向消化道腔内生长的良性或低度恶性粘膜下肿瘤(如间质瘤、类癌、平滑肌瘤等)。根据肿瘤的形态和生长的位置,手术方法可以是直接切除,或者通过粘膜下隧道法切除,生长消化道壁全层切除,手术切口也是在内镜下缝合。

  石益海指出,消化道粘膜下肿瘤通常没有什么感觉,多在内镜检查时偶然发现。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可以定期胃肠镜检查,不仅仅可以发现粘膜下肿瘤,也可以早期发现恶性肿瘤。



关键词:
随机文章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